PM‧003|產品經理的打釘哲學:為什麼產品規劃與軟體開發,不該一次到位?
「我們的產品真的不行,該有的功能都沒做全。用戶怎麼會想買單?」身為產品經理,每天會接收到的各方質疑,永不間斷。如果你也曾看著產品搖頭嘆息,為著「功能不健全」、「UI/UX不夠成熟直覺」、「缺乏引導教學」、「還有1234567功能沒做完」等問題焦慮,那麼或許你該認清一件事:
「產品開發是多階段式的長久任務。想要一次做到完美,無疑癡人說夢話。」
堪稱社群軟體極致的微信,並不是在 1.0 版本就構築了小程序功能。微信廣受商家好評的「尋找附近的人」,是迭代進入中期前才上架的功能。更不用提引爆流量火力的「抽紅包」,甚至是開發團隊無心插柳做出、只為好玩而做的小功能,絕非一開始就規劃好的主功能。(對這些故事有興趣者,可參考「梁寧‧產品思維30講」)
本文於 2018 年發布於於 Medium 個人專欄,2022 年轉回個人網站(本站)。
同步授權 sofasoda 全文轉載。
從最小 MVP 開始迭代
追求一步到位的軟體開發?多半只會帶來極端的死亡
不管你是一位新創老闆、提案商務,還是主導開發案的企劃人員,如果你想提出一個大平台建構計畫,包山包海畫了成千上百個功能,還打算在 Alpha 版前做完 80% 規劃,我敢說此案成功的機率絕對小於5%。
在此,先不論創業原本就容易失敗這個前提。一個無法將產品切分為版本,且不能逐步隨著數據、用戶體驗去調整的產品規劃,基本上就是個早死的體質,不如趁早舉杯慶祝專案滅亡、另起爐灶算了。
做專案不像構思、創製藝術品。藝術品在面市時,已是完整的模樣,準備接受藝評家、買家、觀眾的評價,可以說進入市場時已是開發的終期。
產品,與藝術品極為不同的是,往往在上架時才終於跨過草圖幻想,進入現實開發的第一階段。也因此,在規劃產品時,想清楚核心功能、核心體驗,並思考用戶的需求場景,遠比陳述產品的最終長相更重要。
尋找真實用戶:挖掘需求與迭代產品
從數據與用戶研究,不斷貼近用戶需求
產品經理們,你們是否遇過假設與現實差異極大的幻滅時刻?
想想以下這個情境,有點極端,但不是不可能發生:
一般來說,其實目標客群應該不至於差距過大(或如上面例子一樣完全相反)。不過,如果你是新手 PM ,遇到這情況可能會有點沮喪,覺得用戶描摹與前測做得如此透徹,怎麼上市後被用戶打臉?甚至商業窗口還來質疑你:目標客群怎麼不太一樣?
然而,這些沮喪根本不必要,因為用戶心理原本就難以全然預測、而且他們多半不明白自己的核心需求,那些數據與測驗證出的需求,往往不及他們實際所要的十分之一。
如果你做的產品或商業模式很新,要從少少幾次的用戶研究就撈出客群,那會更難。更別提產品增長後,客群勢必會隨著用戶群體變大而更加複雜。
也因此,在產品規劃的這條路上,我常說,PM 唯一能確定的,就是所有的假設都有可能被推翻。但差別在於,我已經準備好,隨時針對需求,在最大可能與核心保有的情況下調整產品,面對更多用戶。
我們所要做的,是盡快依據上線後的數據成果,調整產品開發的方向與使用者體驗。絕非苦哈哈的為著那些不如預期的用戶反應,沮喪不已。(更何況,40% 七日留存率根本中大獎!)
延伸閱讀:〈產品經理該如何解決人力、資源不足的問題?新專案新產品開發須知〉
別急著太快承諾完美服務
產品可以做一半,服務更要量力而為
本文初稿發布於 2018 年,當年恰巧有個絕佳的半成品案例:「絕地求生」。
大名鼎鼎的吃雞遊戲「絕地求生」,絕對沒想過自己發佈測試版後會火成這樣。遊戲公司只好頂著唯一一張地圖模式,以及根本應付不了廣大用戶的伺服器架構,還有層出不窮的致命 bug (下個車都會讓角色死亡),繼續走下去。
儘管後來有許多競品意圖瓜分市場,但 2018 年時,最高同時在線人數 314 萬人、破百萬部直播流傳、玩家總體用戶時間突破 27 億小時等驚人數據證明:用戶遠比團隊所想得更為熱愛這款遊戲。
再想想,前幾年風光火熱的蝦皮購物,以小博大、力拼假貨過多等負面口碑,用強健的行銷戰與簡便的行動付費模式,站穩電商平台腳步。而後,卻在推出蝦皮24H的送貨服務後,逼退了不少用戶。
恐怕,蝦皮是到「全台過半偏鄉」被轟得體無完膚之際,才終於注意到,在電商世界中,用戶最在意的並非流暢的下標體驗,而是能多快收到商品。偏偏它打破了這個期待,且用最糟的方式誤踩雷區。
你也許會疑惑,難道產品可以做半套,服務卻不行嗎?蝦皮就不能先從部分地區開始送貨,再慢慢擴大送貨區域嗎?
當然可以。
蝦皮推出北市極速 2H 送貨時,除了心疼物流士可能過勞以外,其實當時的消費者反應並不負面。後來,是因為平台錯打全台 24H 送貨的大承諾,卻又將許多意料之外的地點標為偏鄉,破壞台灣電商市場對物流定義的約定成俗,才導致「能力不足卻誇下海口」的負面形象飆升。
這與服務做半套是兩回事,純粹只是講幹話被反打,讓人覺得「做不到就別誇口」罷了。後來的店到店,倒是穩了下來。
下次,再有人問你產品怎麼「做一半」,不要道歉,也不要生氣;面對這種不理解漸進式產品開發的人,好好跟他聊聊吧。
產品開發是多階段式的長久任務,幻想「產品開發一次到位」,追求又快又好又多人使用,是不切實際的理想。不論是走前測、封測、公測,及早面對消費者的反饋,用小步快跑、依數據與用戶反映持續迭代的方式做產品,才能在這個節奏快速、紅利稀薄的世界中,成就更多「活在現實世界」中的產品。
下一篇,我們先放下產品開發,從中國電商境況聊聊「用戶需求場景」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