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評書摘|《最高閒聊法》,不怕尬聊的聊天方法,有效突破社交障礙
日本溝通管理師暨本書作者「五百田達成」指出,多數人只擅長跟熟人談天或是工作場合的正經對話,無法跟關係微妙或陌生的人,用對話拉近關係。因此,很多人在社交場合,會覺得自己說話很無趣,不知道該說什麼,或是好不容易擠出話題,卻在話題用盡後一片沉默、缺乏彈性延伸對話的方法,也無法自在應對別人提起的話題。
偏偏,人生還是有很多場合需要「動口」,不管是初次見面的閒聊、跟客戶談生意、跟主管同仁出差、親戚聚會,還是不得已要進行的各種親友鄰居寒暄場合。
怎麼樣才能不把天「聊死」呢?該怎麼藉由聊天擴展人際圈,甚至獲取客戶的信任,藉此獲得更多機會?《最高閒聊法:再尷尬也能聊出花來,一生受用的人際溝通術》,將日常生活常見的聊天情境一一列出,再指出 NG 與 OK 的對比作法,讓大家都能有技巧地面對尬聊的情境,自信的開口。
為什麼選這本書?解決我的社交自閉與厭倦
我曾以為自己是很擅長閒聊的人,但在進入職場後,工作時間拉長、與人在公領域以外的相處機會減少,慢慢變得不擅長隨口閒聊。雖然沒有不敢說話、畏懼社交的狀況,但閒聊時往往不是過於賣力、努力維持氣氛,不然就是充滿知識交流的對答。也因此每每從社交場合回來,都搞得筋疲力盡,漸漸也越來越不喜歡交際。
到後來,我犯了跟作者在後記所寫的一樣毛病:「對人不感興趣」。除了職場、公領域盡心盡力的對話以外,我不想花時間認識不熟悉的人、記不住別人聊過的話、不想交新朋友、根本顧不及他人。
但我真的不想這樣,隨便將他人拒於千里之外,放棄與別人建立關係。也因此,我打開了這本書,讀完以後也開始實踐閒聊的技巧。我不再拼命炒場,而是讓對話自然進行,一陣子過後,我發現對於外出、聚會、社交,我抗拒的態度越來越緩減了。
你是閒聊高手,還是對話凡人?
本書在一開始有個測驗,能幫讀者快速定位自己遇到的聊天問題。做完我才發現,自己充其量只能算是個「會說話、也不怕說話的人」,在閒聊與社交方面根本是幼幼班。原來,並不是因為年紀大了厭倦交際,而是因為踩了不少閒聊交際的地雷,因此身心俱疲。
作者五百田達成的見解很有趣,他認為「一般對話」跟「閒聊」其實是完全兩回事。多數人擅長一般對話,比如職場簡報、好友聊天等,談話多半無礙。但若想將一般對話的策略,應用在關係比較疏遠、非正式場合的「閒聊」,那絕對行不通。
作者認為:「想成為閒聊高手,你不需要成為主持人。」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知道,「閒聊」並不是「跟感情好的人隨便講講話」。對於那些必須小心翼翼對待、或是初次見面、交情尚淺的人,隨便講講話、過於直來直往是危險的。因此,我們需要本書的指引,學會真正的閒聊。
本書第一章,作者列出 7 個聊天法則,前三個針對聊天內容與目的,後四個則與對談的反應有關。第二章則是分享聊天的內容,怎麼開頭、分享、附和、導回正題、結束話題。而在第三章,作者進一步將閒聊擴及到熟人身上,也分享多人聚會的閒聊方法,比如轉移換題、緩和氣氛、創造對話節奏等。而在最後一章,則獨立切出一般人最擔憂的職場對話,分享與同事建立關係、與主管閒聊等實用技巧。
本文會摘要分享幾個重點,希望有興趣、也有需求的讀者,能自己找書來看,並在生活中實踐閒聊的技巧,跟我一起克服社交障礙。
三個聊天重點:不中斷、重心情、談經驗
為什麼呢?因為閒聊不需要數據、邏輯,也不需要交流資訊,甚至不太需要結論或結局閒聊的目的,是「醞釀出『我們在對話』的感受,可以帶來『讓彼此關係更緊密』的安心感。」作者認為,閒聊的重點不是「內容」,而是你來我往的「持久性」。
現在我們知道,閒聊重在你來我往的持續性,但要如何讓對話不中斷呢?訣竅就是,將閒聊內容集中於「心情」的交換。
有些人會誤以為,我們應該到處汲取話題,用時事來談天,但那些查了就知道的資訊、時事,其實根本無法建立緊密關係,反而有可能一講完就讓對話斷掉。當然,有些人會擔心,聊天時談自己的感受,會否太突兀、太私密?但在作者看來,「和對方分享自己真實的心情、感受」,才是擴展閒聊的方法,也能讓彼此的關係漸漸親密起來。
以下仿造作者的舉例,讓大家看一下從「時事」與「自身」出發的閒聊差異:
【從時事出發的閒聊】
「這次烏克蘭戰爭好像很嚴重耶,在那邊還有十幾位留學生回不來。」
「對呀,真的滿嚴重的。連機場都關閉了,不知道怎麼回來。」
由於烏克蘭戰爭、留學生都跟談話者的生命經驗差距甚遠,也有可能對方根本就不關心你挑選的時事,因此對話可能直接終止,閒聊人就必須趕快切換到相近話題(其他新聞)、甚至轉換話題(可能開始聊張惠妹演唱會),倍感疲勞。
【從自身經驗出發的閒聊】
「這次的戰爭好緊張,讓我想到小時候台海危機,一直說要打,我記得我爸媽那時很緊張。」
「對呀,大人那時都很擔心,我有親戚就在那時候移民。」
「說到移民,我在溫哥華遇到不少當年的移民,聽說一開始也很辛苦。想到戰爭近在身邊,感覺要有點危機意識跟準備,最近我有想去上急救或醫護相關課程。」
「我之前也有想考急救相關的證照,但因為都有年限,手邊也有事情拖著,就有點不了了之。你講的那個課程我有點興趣,感覺還是要有點防護意識?」
「我是覺得,即使不是戰爭,日常也難保不會用到。我最近也在看火場逃生須知,感覺跟我們小時候學到的差好多!」
急救、照護是近年推廣的重要議題之一,而台海危機則是兩造對話者的共同經歷,話題要延伸會比較自然。不管是要繼續聊對戰爭的感受,還是順著往移民、醫療照護等談下去,只要是從感受、自身經驗出發,閒聊的延伸方式就會很自然。
開始與結束閒聊的方式,原來這麼簡單
了解閒聊的梗概之後,下一個棘手的問題來了:「該怎麼開始閒聊?」「又該怎麼適當地結束話題,又不顯得突兀呢?」
閒聊應該結束在八分飽的狀態
閒聊就像打球一樣,開始要發球,結束則落在雙方共識(球場上的共識則是明確的得分規則)。作者五百田提醒讀者,最好的閒聊大概結束在「八分飽」的狀態。畢竟不是情人、家人,即便是上司或客戶,也不需要聊到極為深入,因此在恰到好處的地方結束,雙方也能維持剛好的距離。
而結束閒聊的方法,其實就是把書中提到的「讓閒聊熱絡、有來有往」的幾個原則,通通反著做。具體來說,就是開始減少心情與想法的交流,降低對話反映,做出結論後離開。如果此慢慢降低閒聊的熱度,但又因為前面累積的融洽而有一定的交流。
學會釋放「開始聊天」的信號
閒聊既然是輕鬆愉快、有來有往的持續對話,開始就應該避免過於生硬、拘謹的用詞。作者提醒,像是「辛苦了」、「承蒙照顧」,或是急於遞上名片,都是讓彼此生硬的行為,倒不如大方的從「你好」、「午安」等親切的問候開始。
如果是比較生疏少見的對象,不妨順勢報上自己的名字,讓別人也跟著報上名號,彼此都能順便確認對方的名字,避免尷尬與誤會。
如何開展話題,正確提問?
閱讀本書的過程中,我發現「問題精確」是一個關鍵。對話中,有時沒想太多就迸出的一句話,會讓聽眾困惑,進而遲疑回復、對談的節奏瞬間亂掉。比如說,很多人喜歡問:「你的興趣是什麼?」其實對作者來說,是個相當 NG 的問法。為什麼呢?
因為聽眾可能會思考,「要到什麼程度才能稱為興趣?」「我最近開始接觸繪畫,但也才剛開始尋找教材,這樣算興趣嗎?」
有些人甚至會過度疑慮,害怕自己講出的興趣,被貼上刻板標籤。比如我個人很喜歡打電動,但迄今為止只要講到興趣是電動,除非對方是同好,否則多半會被貼上「浪費時間」、「怎麼不做更有意義的事」等標籤。因此聊興趣對我來說,風險很高,往往不是太愉快的話題。
讓人摸不著頭緒、模糊的用詞、或是曾經導致危險處境的提問,都會讓對話開始陷入過度思考。此時,倒不如學作者改問:「你最近迷上什麼?」「最近有什麼出遊的行程嗎?」讓問題簡單一點,也讓對方可以順勢分享周末或近期的事情:「我最近正在找繪畫相關的線上課程」、「周末會去健身房」、「前幾天報名了空中瑜珈體驗課」,接著就可以從自身分享經驗與心情了。
假設最近的狀況交流完畢,也可以把時間從「現在」,切換成「過去」或「未來」。小時候有沉迷的東西嗎?如果之後可以出國,想去哪裡呢?想吃什麼呢?作者友善提醒,「食物」通常是最安全的話題,只要不批判雙方的喜好或選擇,往往都可以愉快地聊很久。
當然,一開始的閒聊話題總有聊到結尾的時候,要想長時間的聊下去,還是需要掌握開啟新話題的能力。如何在發散的對話中再把對話拉回自己與對方身上,並且營造舒服的談話氣氛呢?我們需要練習更多的聊天技巧。
《最高閒聊法》教你破解各種艱難的對話場景
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,遇上對方跟我興趣相同時,立刻興致勃勃、熱絡回應,馬上接話大說特說。而在遇到喜歡講贏別人的對象,或是聊天雙方的意見相佐時,則要爭出個正確答案。然而,以上其實都是破壞閒聊的習慣。
對溝通專家五百田而言,讓對方盡情分享,遇到爭論則盡力閃躲、避免說服對方,才是真正的閒聊大師。箇中原因跨了好幾節,結論是「聊喜好,不說好壞」。例子簡單說明如下:
不過,也要注意,一直讓對方說話、一直問對方問題,自己卻隻字不吭、毫不分享,很容易讓對方感到不安,因此也要適度地自我揭露。
說話時,如果不想給對方壓力、又不希望肢體語言造成對方誤解,可以盯著對方的嘴角,邊說話邊做手勢動作。除非遇到不想聊的人,不然盡可能避免「雙手抱胸」的抗拒姿態。
延伸閱讀:喜好可以做為決策依據嗎?〈《讓愛自己變成好習慣》,4大心法助你與恐懼並行,修復自我、翻轉人生〉
諮詢不是真的諮詢,故事則不該鉅細靡遺
我想聽聽你的意見──真的嗎?
有一種特別艱難的對話場景,就是「諮詢」。當遇到對方說:「有事情想找你商量」、「想聽聽你的意見」,作者提醒我們,盡可能不要直接分享你的見解。
你是不是也覺得,別人來商量煩惱時,心中往往已經有答案了?沒錯,很多人的發問,其實只是在尋求認同。因此作者建議我們,在別人主動諮詢時,至少說三次:「這個問題好難耶」、「這真的讓人很煩惱」之類的話,從感情層面的共感切入,閃避直接回答。
畢竟,非當事人,真的不適合給予意見。但作為親人朋友,可以改從情緒層面支持對方,陪伴對方慢慢找出自己想要的作法。
想說故事,就要具體、好懂、有畫面
講到自己的經驗時,有時難免會有其他人物在故事中登場。比起叨叨絮絮介紹出場人物與你的關係,或是擔憂曝光別人的本名,還不如簡單取個無傷大雅的綽號,讓對話「好懂」、「具體」、「有畫面」。
開始說故事前,也可以簡單講一下故事的結論,讓別人放心傾聽、了解話題的走向,且不用猜測到底要聽多久、故事的意圖是什麼。
閒聊的禁忌:不可傷害別人,不宜太過模糊
在本書的後半段,作者有特別聊到禁忌的閒聊話題。
開始閒聊前,心中要有一把尺,任何無法含糊回答的事情,都不應該當作話題聊。比如公司業績、孩子的成績、別人的隱私、非黑即白的話題、敏感議題等,在閒聊中會引發對錯判斷的話題,都要盡力避免。
藝人、政治人物的八卦無傷大雅,但熟人的八卦謠言,千萬要極力遠離。如果不幸遇到他人主動挑起這樣的話題,就要趕快閃躲這些失禮的對話,用一般論(這樣啊、是喔)模糊帶過,盡量避免正面回答,才不會惹上麻煩。
《最高閒聊法》最高禁忌:「壞話和八卦謠言千萬不要碰」!
聊天時,可以吐槽別人嗎?
作者認為,吐槽是非常高難度的能力,一不小心就會破壞交情、留下負面印象,要補救非常耗費心力。因此,與其想方設法、力求恰到好處的吐槽,還不如讚美對方,保持正向的心情交流。
避免過於開放式的發問
前面提到,可以詢問對方的近況與「迷上什麼」,但問題過於空泛也會讓聽眾難以回答。五百田認為,比起直接詢問「你最近好嗎?」,還不如關心對方「最近工作順利嗎?」,這樣聽眾才不用在「身體健康、工作、愛情、家庭」等各個面向掙扎,苦於不知道該怎麼回答。
《最高閒聊法》的啟示:為什麼我們該刻意練習聊天?
《不善社交的內向人,怎麼打造好人脈?》作者竹下隆一郎,曾在書中提到,「名片以外的話題,才是對話的關鍵。」比起日本拘謹的名片文化,美國人更喜歡 Smalltalk(閒聊)的舒服對話,「深度閒聊」的能力可以幫助你打開人脈。
名片、頭銜會不斷變化,但自己是永遠不會變的。如果你只會用名片自我介紹,也只會知識性的對談,自然會越來越乏味、沉重。
如果你也想開始閒聊,作者有個不錯的建議:利用午餐或下午茶邀約「短時間相處」,並在過程中練習聊天。聊不下去時,可以用「時間差不多了」結束聚會,心理壓力自然小一點。
邀約結束後,也可以善用書中的另一個建議:簡單致謝、感謝對方撥空相處閒談。如此,有機會慢慢拉近彼此的距離感。
學會閒聊到底有什麼好處呢?作者認為,「習得閒聊力,就會對別人感興趣,最後能夠擴展並加深你的人際關係。在極少數的情況下(雖然不會那麼頻繁發生),你甚至能夠交到一輩子的朋友,或是伴侶。」
而我認為,閒聊力的提升,除了讓我們有機會了解第一印象不好的人(很多時候會變成至交),也能讓我們多一點機會接觸新鮮事物,避免因為社交厭倦、對談話的疲乏感,而錯失成長的可能。
書籍總評分
五白田達成:《最高閒聊法:再尷尬也能聊出花來,一生受用的人際溝通術》(方智出版,2021/12)
Summary
《最高閒聊法》是溝通專家五百田達成的聊天技法分析,除了界定「閒聊」與「一般對話」的差異,也用 NG / OK 的案例,對比說明聊天的方法。
作者除了列出 7 個聊天法則,針對聊天內容、目的、對談反應給予建議以外,也提出多人聚會的閒聊方法,以及職場對話的注意事項。書中列舉許多艱難的對話場景,再提供應對的方式與提點,適合有閒聊障礙的讀者閱讀。如能逐一實踐書中技巧,當能改善閒聊能力、擴展人際,與朋友以外的人也能相談甚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