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評書摘|《動機強化全書》健身強人教你如何擺脫軟爛人生與拖延症,以自律打造理想體態與生活!
《美國第一健身強人,動機強化全書:不找藉口的新科學!突破增肌瓶頸、訓練低潮的最強輔助訓練手冊》,原書名為《The Little Black Book of Workout Motivation》,由美國麥可‧馬修斯(Michael Matthews)撰寫。中文書名雖然提及增肌瓶頸,但全書其實更似動機科學與行為心理學的分享,談到許多注意力管理、自律的案例。
對於經常立定目標而無法付諸行動的人,此書從心理分析與實例驗證,解析失敗的可能,提出改善拖延行為的有效方法。不管是健身陷入停滯期,意志消沉提不起勁行動,還是單純尋求正向改變的人,都能從本書獲得幫助,成為少數真正有行動力的人。
追求更好的自己,為什麼很常失敗?
多數人都知道,堅持、行動,往往就能取得一定的成果。那麼,為什麼很多人還是有半途而廢的問題呢?
本書從三個面向探索無法發揮潛能、堅持行動的原因:
第一,「思慮過多,行動太少」,作者認為,「許多人難以實現自己的抱負,因為想得太多,做和看得太少」,大概點出了人們一直在尋找行動時機的問題。但現實是,「永遠都不會有最合適的時機」。執著於尋找完美時間點的人,往往只是安於現狀、害怕失敗,而要破除這種心態,就只能起而行動,接納「邊做邊想」的哲學。
第二,「誤以為天賦才華是成功的條件」。但作者說明,「在發展成就的過程中,『先天』的才能和『後天』的環境因素都只扮演次要角色。」有天賦與環境的人,如果缺乏付出,也很難成就更好的自己。
第三,「缺乏自律,耽溺當前慾望」。由於未來的成果通常來得比較晚,因此要堅持到有所收穫的一天,就顯得特別困難。你會為了健康而犧牲眼前美味的垃圾食物嗎?很遺憾,「對很多人來說,犧牲『不確定的未來獎勵』以換取』明確的當下滿足』比較容易。」這也是為什麼改變自己相當困難。
那麼,我們該怎麼去除這些負面心態,提升自己的行動力,「「追隨自己的至喜(follow your bliss)」呢?
謹慎地設立目標,不要讓目標摧毀你
新的一年將到,新的目標也將一一設下。但千萬小心!在設定目標之前,你要先有覺悟。
誠然,「『目標』是你為自己的旅程所設立的里程碑,決定了你能走多遠,也讓你知道自己是否已經完成一些有價值的事。」但麥可‧馬修斯認為,要能發揮定立目標的初衷,必須要敬畏目標,而且真的把它當成一回事,承擔目標失敗的風險。如果你開口說要做一件事,卻輕易地毀棄這個目標,你很可能會失敗,而且墮落成失敗與放棄的惡性循環。
更糟的是,在這些與慾望妥協的失敗後,我們很可能會開始抱怨競爭、埋怨結果、怨恨艱苦、放大不公平,忌妒別人的成功與勝利。
我們越聰明,就越擅長找藉口,於是形成一種墮落的惡性循環。這種惡性循環很強大,而且會自我增強。
麥可‧馬修斯:《動機強化全書》(一起來出版,2021年10月)
我在去年對目標與失敗有很深的體悟。我一直很想健身減脂,但我讓忙碌的工作成為藉口,時不時屈服於壓力性進食,用短期的愉悅撫慰自己的疲倦。代價就是雖然我一直持續健身,但因為飲食控制不當,於是與目標始終還是一條平行線,沒有交集的那天。
長期的減肥壓力最終讓我很低潮,也讓我開始質疑自我。不過話說回來,不正是我給自己找了藉口,以至於我可以不去面對不想面對的事,遠離更好的身體狀況嗎?不正是我選擇了當下的滿足,放棄了之後達成目標的成就感嗎?
我想在此引述作者的一段敘述,因為這正是每個在逃避與前進反覆進退的人,都應該牢記在心的教訓:
當然,在作者看來,「自律」是世界上最難學習的技能之一。找藉口、樂觀地設想最好的情況,都是能夠理解的一種人類行為。但我們還是得「全心全意地投入一件事,才能獲得任何有價值的東西。」
輕鬆的選擇,帶來困難的人生。困難的選擇,迎來輕鬆的人生。
麥可‧馬修斯:《動機強化全書》(一起來出版,2021年10月)
避免目標競爭,集中你的注意力
我很喜歡作者對目標與收穫的定義:「人生中最有成就感的事,莫過於設定極為困難的目標,然後竭盡所能地加以實現。這會讓我們處在一個最佳狀態 ── 推動自己超越目前的能力、離開舒適圈,做一些事來拓展自己對於可能性的認知。」
但有個問題是,生活中想要做的事情很多,可能也會讓我們筋疲力盡,進而破壞前進的決心。
為什麼呢?麥可‧馬修斯心理學家所說的「目標競爭」(goal competition),解釋了設定太多目標的弊病。時間與注意力都是有限的,我們必須了解,真正想要、也願意付出的是什麼,評估自己是否願意為這個目標支付足夠的代價,才有機會成功。
他引述《原則:生活和工作》(Principles: Life and Work)一書:「我了解到,如果你努力工作、具有創造力,就能得到幾乎所有你想要的東西,但並非你想要的一切。『成熟』是有能力拒絕一個好的選項,然後再去追求其他更好的選項。」
「事實上,我們很少有真正做不到的事,關鍵在於是否有迫切感和行動意願。」
書中有個我很喜歡的例子,是特種部隊馬克的故事。在受訓時,他在洶湧的海浪中渾身發抖,瀕臨意志崩潰的邊緣。馬克問自己:「我有多想成為特種部隊的一員?這樣做值得嗎?」
在訪問中,馬克說,他當下決定要堅持到死,而後事情就變得非常簡單。只要沒死,就繼續前進。
但是,「未來的你」取決於「現在的自己」。我們可以慢慢放棄自己,也可以立刻開始行動。只要開始動了,明天就會更容易一點。書中說,多數人大約需要 66 天,才能內化一個新的行為模式,所以想盡辦法花兩個月去適應,我們總能克服一開始最困難、最煎熬的部分。
做得越多,就會越容易。
我要多努力,才能實現目標?
關於實現目標,作者認為,只要有相當的毅力,就能克服一切。人生沒有什麼過於險峻或棘手的挑戰,問題只有你要不要,以及你願意付出多少去達成。
我認為這個說法,其實比較適用於健身,而非所有事情都能這樣看待。因為健身是一件很特別的事情,只要付出,身體通常不會背叛你。做好飲食控制,有足夠的運動量與刺激,增肌減脂就會慢慢展現成果。
至於健身以外的事情,我們恐怕不能忽視失敗依然會降臨的可能,騙自己努力就一定能達成目標。因為有時候還需要一點機運。不過,我也認為,即使最終沒有達成一開始的目標,但在追求與堅持的過程中,我們還是會變得越來越好。
誠如麥可‧馬修斯所言:「無論你在生活中面臨什麼挑戰,都有兩種選擇:努力克服,或告訴自己聽天由命。」「無論處境多艱難,都有兩種回應方式:視為挑戰,或視為威脅 ── 而你的選擇將會對自己造成截然不同的影響。」
先有想法,還是先有行動?
麥可‧馬修斯提到:「許多人誤以為(或想要相信)自己必須先改變想法,然後才能改變任何行為,就像有些人以為必須先有平衡感才能開始跑步。」
不過,他所引述的研究卻發現恰好相反。必須先改變行為,然後才能有效地改變態度,而反過來卻很少奏效。你可能以為要具備平衡感才能開始跑步,但通常是在跑步的過程中,跑者才慢慢找到平衡感。
研究出處:威斯康辛大學密爾瓦基分校(University of Wisconsin–Milwaukee)
麥可‧馬修斯:《動機強化全書》(一起來出版,2021年10月)
現在,我們知道要採取行動,而且要堅持。那麼,下一個問題是:開始做以後,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接近自己的目標嗎?
作者認為,「最好的作法就是『分析自己每天做的決定』,並問問自己正在參與什麼遊戲、表現得如何,然後適當地調整自己投入的時間、注意力和精力。」
為什麼?這跟注意力有關。「我們日復一日、年復一年所關注的事情,最後會直接影響自己將成為什麼樣的人、學到什麼知識、有什麼成就,以及結交什麼類型的朋友。」時刻檢視自己是否還專注在目標上,盡快調整,才能逐步接近成果。
關於成功的關鍵,好萊塢影星馬修‧麥康納認為「抱持相對感」是一大關鍵。對這個想法有興趣的話,推薦閱讀:〈《綠燈 Greenlights》,好萊塢奧斯卡影帝馬修麥康納的深刻告白回憶錄,帶著傷疤賣力向前的魅力自傳〉
如何化解挫折,突破低潮期?
市面上那麼多強調毅力與努力的書,但有沒有什麼方法,可以幫助我們跨越那些難免會到來的打擊與挫折?
《動機強化全書》建議,不公開自己的目標,可以讓自己更努力執行,且更客觀地評估進展。如果我們真的要讚美自己,就讚美那些「已經完成的事,而不是打算做的事」。四處嚷嚷自己想做的事,很容易讓自己陷入過度樂觀,或在執行前就誤以為自己已經獲得成果。
此外,書中也有提到一個有趣的觀點:「解釋風格」。解釋風格是我們看待人事物的方法,可以簡單分為「樂觀」與「悲觀」。
從樂觀的角度解讀事情,往往更能照顧自己與他人,也不會一被打擊就一厥不振;通常樂觀看事的人,會比悲觀者更容易成功。作者認為,用樂觀的解釋風格去看待事物,比較不容易放大打擊、過度耽溺於失敗的苦痛或自以為的挫敗,甚至因為過度悲觀而隨便放棄。
當然,這樣的樂觀也要有一定的審慎以對,以免過於樂觀導致錯估形勢。「當你面臨棘手的情況,就問問自己:犯錯的代價是什麼?風險是什麼?如果潛在的不利因素很明顯,那麼在你樂觀以對之前,最好先有意識地採取懷疑和猶豫的態度,才能避免自己釀成大禍。但是如果犯錯的代價可以被忽略,那就讓自己保持樂觀吧。」
作者舉康納曼的《快思慢想》為例,說明「謹慎」的樂觀主義該如何進行:「一旦你著手進行一件事,樂觀有助於維持動力。但在分析是否應該展開行動以及規劃嘗試時,樂觀可能會是一種干擾。」
結語:堅持加倍努力,才能有所進展
本書對於健身講得其實很少,更多是在分享健身心理學,以及延伸出的成功行為分析。我個人很喜歡書中的兩段引述,在此分享給讀者:
美國總統柯立芝(Calvin Coolidge)寫道:「世界上沒有東西能夠取代堅持。才華不行,經常看到擁有才華卻失敗的人。天賦不行,被埋沒的天賦幾乎已成格言。教育不行,這世上充斥著受過教育的遊民。只有堅持與決心才是萬能的,『堅持下去』這個口號已經解決、並將永遠解決人類的問題。」
麥可‧馬修斯:《動機強化全書》(一起來出版,2021年10月)
在《愛麗絲夢遊仙境》中,紅心皇后說:「在我的比賽裡,你必須拼命奔跑,才能保持原地不動。而如果要去別的地方,就必須跑得比現在快兩倍。」這確實是對生活的完美比喻 ── 你必須努力才能及格,必須加倍努力才能有所進展。
麥可‧馬修斯:《動機強化全書》(一起來出版,2021年10月)
努力只能及格,這是再真實不過的一句話。如果想超越現在的自己,取得更多成就,就得像刺激肌肉一樣,舉起更大的重量,刺激安逸的身體,從筋疲力盡的破壞中成長。
如果你跟我一樣,渴望重新挑戰那些因為自律不足而放棄的目標,那就專注問自己:「何事,何時,何地,如果,那麼」。審慎評估過程與目標,承擔要付出的成本,然後立即採取行動!一起變成更好的自己,達成自己真心想成就的目標。
台灣也有兩位在各自職場都很拼命的努力家,如果對他們的故事有興趣,推薦閱讀:
1. 〈矽谷阿雅的美國求職分享:《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!》讀書心得與推薦〉
2. 〈《五星級廚餘》,台灣出生的 Anna Lee,擔任好萊塢食物造型師與名流私廚的十年歷練,擁抱改善社會的無私夢想〉
書籍總評分
麥可‧馬修斯:《動機強化全書》(一起來出版,2021/10)
Summary
本書側重健身心理學,強調克服低潮與瓶頸的心態建立,而非重量訓練或增肌減脂的教科書。
作者的用例淺顯生動,充滿說服力,對於慣常放棄、拖延症傾向者,有當頭棒喝之效。但在行為科學方面較少科普介紹,與市面相關書籍的差異不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