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評書摘|一片草葉:Sonny Boy艾爾.帕西諾,好萊塢與百老匯傳奇影帝,真誠幽默的自傳(亞馬遜精選演員傳記/回憶錄)
《一片草葉:Sonny Boy 艾爾.帕西諾》是一本真誠、直白的自傳,相較其他我讀過的自傳小說,顯得如此親切幽默。艾爾.帕西諾(Al Pacino)的演員人生奠基極早,由喜歡劇場與電影的母親引入門,早早就發現了自己的演戲熱情。
父親從他出生後就缺席,母親雖然愛他但精神虛弱、病痛不斷,因此帕西諾早年放蕩不羈、生活充滿惡作劇與酒癮。
他有一群終身想念的童年朋友,他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好孩子,但填補了他無助與空虛,支持他、拉著他前進,可惜最終紛紛因為毒癮而死別。
📌 文末有免費抽書活動!9月14日截止

幸運存活找到終身志趣:演員天賦
天與地的際遇,讓帕西諾明白自己的「僥倖存活」的幸運,也立下了沒有退路、積極求生的個性。在貧困街頭長大的他,幸有深愛他的祖父母與母親看顧,逃過了毒品、暴力與犯罪的命運。
而他的國中老師布蘭奇,更是決定性的關鍵,啟發了帕西諾專注演戲的可能。
極富熱忱的布蘭奇老師,爬了五層樓公寓,告訴帕西諾的外婆:「你一定要讓這孩子繼續演戲。這就是他的未來。」這段付出對帕西諾來說,單純又可貴,因為從來沒有人願意付出這種努力,只為了鼓勵他,鼓勵這株「混凝土縫裡冒出的一片草葉」。
一輩子做這件事:我要演戲
當他在劇場表演《特洛伊戰爭不會爆發(Tiger at the Gates)》時,母親與外公前後離世。二十一歲出頭,悲傷的帕西諾在此時確信了自己一生的志趣所在。
「就在某一晚的演出裡,一切突然發生了。那股表達的力量猛然在我眼前揭曉,而且是前所未見的形式。最奇妙的是──我甚至沒有刻意去尋找,它卻自己出現了。……突然間,就在那一刻,我知道自己什麼事都辦得到。……那扇大門正在敞開,但不是走向一段事業,也不是通往成功或財富,而是一股充滿生命力的能量。我的內心領悟了這一點,而我別無選擇,只能說:我想一輩子做這件事。」
表演,成為他活下去唯一的理由與熱情。
方法派演員的堅持
本書有不少地方,顯露出艾爾.帕西諾作為方法派演員的特性與堅持,比如他覺得:「就某種意義來說,你對任何角色的準備都永遠是一樣的。你必須組織自己,將自己帶進角色中。你必須了解自己心中的另一個人。我猜,我體內也有很多不同版本的『我』。」「身為演員,你的表演勢必反映了你對事物的感受。」「身為演員,你總是在尋求身分認同,以及心理的連結。」
而在書本的最後,帕西諾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,演戲熟稔得像呼吸,讓演技深入自己。他甚至可以在百老匯舞台,就著提詞機,演《陶瓷娃娃》(China Doll)的獨角戲整整兩小時,仍相當享受。

為什麼這本自傳吸引我?
我喜歡這本書中很多幽默又有趣的自我剖析,比如在《大人不會做這種事》一節,帕西諾說:「我年輕的時候是真的很刻意讓自己置身事外。我心想,你們越不懂我,就越懂得欣賞我飾演的角色。所以我保持安靜。」類似這樣的描述,直白得有些嚇人,但也非常懇切。
很多人在自傳中仍然有包裝、充滿包袱,但也許是因為帕西諾已經八十多歲了,回首人生故事、年輕時的想法,他會用通透而充滿共鳴的方式分享,彷彿一切都無從隱瞞。
我喜歡書中很多充滿缺陷的故事,偶有政治不正確的敘事,但帕西諾在中性地敘述時,不會刻意去辯解、包裝,其中隱約帶有省思或自我批判(比如說,他的好友克里菲攻擊老師的事件)。
缺陷與真實
當然,有些書迷提到,他們更期待本書能揭露更多帕西諾的人際關係、對其他偉大演員的看法、電影背後的秘辛,或是希望他做為一個熱愛閱讀的演員,能分享更多個人哲理或對人生事件的觀點,以及他本人的家庭關係。
針對這點,我覺得如果跟馬修.麥康納(Matthew McConaughey)的《綠燈》相比,《綠燈》確實更為哲學、更加私密(有時候甚至相當難以理解,畢竟他的文字十分複雜)。但儘管《一片草葉》的觀點相對中性,但本書其實多少仍有粉絲期待的環節,只是散落在不同章節,等待讀者拾遺。
比如說,他提到自己的好友諾曼.奧內拉斯(Norman Ornellas)以及約翰.卡佐爾(John Cazale)的早逝,帶到了《越戰獵鹿人》(The Deer Hunter, 1978)演員自掏腰包幫約翰墊付保險費,以及約翰的伴侶梅莉.史翠普(Meryl Streep)的感人陪伴。
此外,在拍攝《虎口巡航》(Cruising, 1980)時,基於汙名化同性戀群體的不安,他將片酬匿名捐給信託慈善機構的信託基金,希望這段負面經歷至少有一件正面的事情,但又不至於變成公關噱頭。
也許對有些人來說,這些是演藝圈很多人都知道的軼事,他們渴望的是更多私密故事或汙點,但我個人滿喜歡這樣的處理。至少艾爾.帕西諾與其共筆作家(戴夫.伊茲科夫 Dave Itzkoff)謹慎地拿捏,沒有讓這本自傳變成另一本八卦小說,也沒有利用回憶錄去美化他的爭議,或攻擊其他人。

戒除酒癮,擺脫好萊塢成名憂鬱
我特別喜歡他談到自己「感到不舒服」的時刻,比如說在片場的孤寂、對知名電影劇本毫無感應的時刻(星際大戰的韓索羅!),以及不斷換工作又被開除的日子。當然,他曾經相當嚴重的酒癮,也占了不少篇幅。
當他因為名氣與疏離感而不安,因為喝酒斷片而覺察自己需要求助,他描述當時住在朋友家,朋友告訴他自己剛以《教父》獲得國家評論協會獎(最佳男配角),而自己只溫柔的詢問:「你認識精神科醫生嗎?因為我需要看醫生。」這段情緒溫度的落差,凸顯了他亟需求醫的程度,幸好最終他順利戒酒了。
追尋一生的肯定
我最喜歡的一段,是他獲得奧斯卡獎的當晚,搭著專機趕去下一個片場,談到自我肯定與滿足。他說:「當你回頭想想,人生給了我們什麼?或許就是比自己睿智的人們,不吝分配這些掌聲給我們所有人。……這種小小的肯定能幫助我們度過某個夜晚。甚至,一輩子。」
雖然也許本意不同,但我讀到這段時覺得心裡激動萬分,期許自己也能多給別人這些溫暖與肯定,支持我的家人朋友度過難熬的時刻。
另一個我很喜歡的敘述,則是本書的最末,艾爾.帕西諾想到自己死去的時候,他希望他能跟意外早逝的母親在天堂重聚,彌補當年來不及告訴媽媽的事情:「嘿,媽,妳看!我變成這樣了!」
你會在這本書讀到什麼
如果你是艾爾.帕西諾的粉絲,你可以藉由這本書,深入地認識他的早年生活、拍攝《教父》系列與經典的《疤面煞星》、《熱天午後》和其他電影的際遇,也一定能感受他的幽默、熱血、古怪與真誠。書中也有全彩印刷的劇照與個人照片,值得收藏!
如果你不是艾爾.帕西諾的粉絲,這本自傳能帶你認識一位偉大演員的多個面向,比如說,你可能不知道,他在百老匯等舞台事業也有相當成就。他跟勞勃.狄尼洛(Robert De Niro)有良好的競爭關係與友誼,他與伊莉莎白.泰勒(Elizabeth Taylor)則有很溫暖的私交。

結語:一本真誠的演員回憶錄
本書的最後幾章,談到艾爾.帕西諾七十多歲時捲入龐式騙局破產,生涯第二度低潮(第一次是在《教父》拍攝後,票房接連失利),演繹了「人生有起有落」。才華洋溢、曾經是三巨頭、可以挑角色演出的帕西諾,也要面對他人的惡意背叛,以及好萊塢勢利的一面。
但他成功復出了,靠著親密朋友的支持鼓勵,以及他對演戲的熱愛,突破低谷、重新找回舞台。
誠如他曾經的訪談:「主持人詹姆士.利普頓(James Lipton)問我:『你覺得上帝在天國之門會說什麼?』我回答:『我希望祂說:明天下午三點開始彩排。』」
《一片草葉:Sonny Boy 艾爾.帕西諾》不講小道八卦、不批判不攻擊,真誠地展現了艾爾.帕西諾對演員身分的堅持,以及不斷奮鬥、努力突破低谷的人生,讓我們得以看到一位終身演員的真實面貌。
誰適合讀這本書
- 喜歡或不排斥閱讀自傳、回憶錄;
- 想多了解影壇、好萊塢、百老匯;
- 正處於人生低潮、需要一點鼓勵或指引;
- 或者,純粹對艾爾.帕西諾感興趣的讀者。
感謝「方舟文化」贈書邀約開箱。在此保證所有心得皆為 Selena 所著,僅以 AI 校對錯字。文章刊登前「未經出版社審稿」,保證一切為真實心得。
抽書活動(已截止)追蹤方舟文化 @ark.culture,並在本篇文章底下留言一句話「為什麼想看這本書」,即可參加抽獎!9 月 14 日將抽出 3 位讀者贈送。寄送由出版社經手,不用擔心個人資料外洩。(此抽獎同步於 Threads 進行)
購書連結
博客來|誠品書店
出版資料
方舟文化,2025 年 9 月
艾爾.帕西諾:《一片草葉:Sonny Boy 艾爾.帕西諾》(方舟文化,2025/09)

Summary
《一片草葉:Sonny Boy 艾爾.帕西諾》書評,帶你走進好萊塢與百老匯傳奇演員的真誠自傳。從貧困童年的磨難、舞台啟蒙到方法派堅持,帕西諾以幽默又直白的筆觸,分享演員生涯的高峰與低谷,以及舞台與電影的經歷與軼事。無論是否為影迷,都能從中看見他對表演的熱愛、對演技的追求、對好電影的堅持,以及面對挫折與復出的驚人勇氣。
對於喜愛好萊塢、帕西諾的讀者,或對人物傳記有興趣者,這本亞馬遜與國際排行榜大力推薦的傳記,值得一讀!
利益揭露:如您支持本站,請從本文中的連結訂購書籍。我將有機會從購書平台獲得微小比例的分潤(此分潤不會影響書本售價,亦不會損及讀者利益。)所有收入所得,將用於支付網站營運成本,並將盈餘所得捐給流浪動物團體。
給我!給我!我也想讀看看!